跳至主要内容

流浪在梦幻新西兰 --- 一把圣山的冰雪

流浪在梦幻新西兰 --- 一把圣山的冰雪
这几天老是梦见自己仍在新西兰, 开着车在山路上飞奔着, 路从遮天蔽日的林荫中闪现, 永远无法知道下一个弯会是怎样拐的, 必须时刻全神贯注地盯着前方. 有时是在陡峭的山路上攀爬着, 我就象山羊一样, 从一块石头跳到另一块... 可是常常找不到路了, 停下看看上面, 半空中的山头, 那是我要去的地方, 没有路没关系, 只要向上走, 总会到那里的. 虽然爬上一个山头, 会发现仍然没有到山顶, 另一个山头依旧悬在半空中的云雾里, 但这正是爬山的乐趣所在, 心里知道随着一个又一个山头, 最终会到山顶的, 累了就回头看看山下的风景, 看看山谷中象蚂蚁一样的车辆顺着细细的公路慢慢滑行, 还有蜿蜒的冰河, 河里从冰川中被冲走但还没有完全融化的冰块, 山坡上火柴盒大小的旅馆, 再看看远方蓝宝石的天空中矗立的雪山, 山顶被狂风吹起的冰雪的烟尘, 看着这好象千年不变的风景, 发现时间变慢了, 甚至好像凝固了... 这里是这样安静, 只有风的脚步声, 在山谷中的草地上, 可以看到他在飞快的奔跑, 在草丛的海洋中刮起千变万化的波浪, 而云的影子, 也在这平原以及远处乳蓝色的冰河汇成的Pukaki湖上轻盈地移动, 那明暗相间的花纹在一刻不停地变幻着. 我觉得可以在这里一直看着, 直到天荒地老, 直到自己变成这雪山的一部分...
中学时代看三毛的文章, 发现流浪这个词正是我想要做的事情的写照. 随心所欲, 到处走走看看, 漫无目的, 不紧不慢地. 那时候就想有一天环游世界, 到每个国家去瞧一瞧. 结果30都过了, 才终于来到除了中国和澳大利亚以外的第一个国家. 不过很快就能拿到澳洲护照, 那时离这个梦想就又近了一步啦!
自从到了墨尔本, 我益发觉得生活就像一场戏. 出了门, 不管是买菜,面试,工作还是旅行, 从见面打招呼开始, 我就象在努力扮演一个澳洲人, 要用澳洲人的游戏规则, 要说 How r u going? No worries, 为了演的更象, 我还要有意识地避免总不停地说yeah, 要换换花样, that's right, 或者 sure... 除了OK, 还得用用 not a problem...? 除了Thanks, 还要用excellent, fantastic来客套一下. 有时还要摊摊手, 耸耸肩什么的. 明明知道答案, 为了打开话匣子, 还要故意装傻问问一些问过n遍的问题. 虽然通常都会觉得挺好玩的, 但有时也会觉得累, 觉得可悲, 失去了自我. 随着年龄增长, 发现生命中的快乐越来越短暂; 要是永远象小时候那样, 抱着个小车子就能高兴好几天, 一个游戏卡能玩几个月也不腻, 该多好呀.
可是, 只要是在讲英语的地方, 戏还是要演的. 生活中有很多无奈, 你没有选择的余地.
Tekapo湖开始, 真正的新西兰风光就开始啦. 周围不再是平原, 路也变成九曲八弯, 忽上忽下, 我们的1.5升的Pulsar脉冲星开始有点力不从心啦, 如果是接近45度的爬坡, 我的车速会降到40左右, 不得不换成2, 幸好这种坡很少, 我记得只有两三次. 而陡坡意味着爬到顶后会有过山车一样冲下山去的路, 这时候真爽, 我们趁机都大声吆喝, 象人猿泰山一样. 在一处路边, 看到有人插了个与众不同的风向标, 是用极有弹性的塑料杆尖端固定了一只很乱真的鹰, 随着风, 那只鹰在空中飞快地盘旋飞舞, 不停的变换方向, 真的很有意思.
还碰到过路的羊群, 农场主开着带闪灯的车停在路边维持交通. 几条一看就很聪明的牧羊犬跳来跳去的赶着绵羊, 小羊们则战战兢兢老实巴交地过马路. 农场主的车上还有几条狗, 可能是预备部队. 所有的车都慢下来, 几个人还跳下车拍照. 按这里不成文的规定, 如果看到自己跑出篱笆的牛羊在路上闲逛, 应该开到附近的农场通知人家. 不过一次也没碰到.
先去过的人告诉我们, 刚看到Tekapo湖会非常兴奋, 过了几天就习惯啦, 后面的湖都大同小异. 可是按我们看来, 和后来看到的许多湖比较, 还是TekapoPukaki最美, 颜色也最蓝. PukakiMt. Cook山下, 湖大些而且狭长, 湖边有许多大石块, 基本大小和办公桌相当. 有雪山做背景, 波浪也很大, 湖面上明暗相杂, 波光粼粼, 湖边是深绿色苍莽的松树林, Pukaki湖有一种野性的美. Tekapo是平静的, 温柔的, 她的颜色更像天空, 蓝的象油画里一样; 周围有几座高山, 但要到深秋才会被雪覆盖, 那时的Tekapo湖秋色被摄影师们频频捕捉到了明信片中, 你可以在任何纪念品店看到. 但只要你看到这时的湖水, 即使不看那些明信片, 她秋天时的美丽也是不难想像的. 有一处长长的陆地伸到湖中去, 在这尖尖的半岛上, 有一座石头建造的白色小屋, 好象是库克船长还是什么名人住过. 湖湾中停着两艘雪白的小游艇, 湖边的滩上全是小石子儿, 也有一块特别大的, 我们爬上去照了好几张. 湖边的风很舒服很清凉, 有一两棵高大的松树随风摇摆. 就是在这里拍的<风的脚步>
老婆她们在这里耽搁了好久, 到处拍片片. 本来四五个小时就可以到Twizel, 结果花了七八个小时. Twizel是离 Mt. Cook 最近的小镇, 这里住宿比山上便宜多了. 离开Tekapo湖再开数小时的山路, 经过Pukaki湖就到了一个三岔口, 右拐可以去库克雪山, 直行则20分钟不到即可到Twizel. 我们住在从AA指南上找的叫 Colonial Motel, 这个是在新西兰住过的最舒服的地方, 是一排Unit一样的房子, 房间很宽敞, 一切都很干净整洁, 设施都很新, 电视支持teletext, Sky Movie, 厨房一切齐全, 火力十足的煤气灶, 洗澡的热水水量很大, 简直可以用来按摩. 床头有个崭新的小电子收音机钟, 客厅有电暖器. 电视柜里还有好几本杂志和旅游指南. 三个人一晚125. 跟老板Tony聊了聊, 他是个很有趣的老头儿, 我问行李放在房间是否安全, 他斩钉截铁地说 Definitly! 这是整个旅途甚至可能是这辈子我们唯一放心丢下行李的旅馆. 安顿好了吃了饭, 我们看看天色还很亮, 跳上车就去库克山先看看再说.
沿着Pukaki湖边开了半个多小时, 就来到 Mt. Cook 的山脚小镇, 其实就是几个Motel组成的小村子, 其中有个大饭店, 是日本人开的. 这个村子商业气息很浓, 根本没有免费地图什么的, 服务中心完全是卖东西的小店. 完全没法知道上库克山的路啦. 这时才发现快没油了, 只好到唯一的加油站去加油. 其实Twizel我们住的旅馆旁边就是加油站, 但老婆不愿意冒险. 那个唯一的加油站当然也是日本人开的, 要刷信用卡才能加油, 我们前面的两个日本女孩研究了半天不会用, 就拿起免费电话要求支持, 没几分钟应该是从大饭店里走来了个矮小的日本女孩, 收了钱用她的卡刷了一下, 就可以加油了. 我赶紧问她是不是91号油, 她的英语极困难, 而且看样子也不知道什么是91号油, 我估计普通油应该就是91号的, 也就算了. 发现信用卡还得是新西兰本地的才能用, 只好也是给她现金. 没有看到库克雪山的样子, 因为一到下午雪山就会被厚厚的云遮盖. 我们决定第二天早点来爬山, 2点往Queenstown 女王镇赶, 这样不至于晚上天黑还到不了. 打电话时旅馆的人说了, 9点关门. 我又去问tony早上几点可以checkout, 他说7点半就行, 或者今晚先结账, 明早把钥匙留在房间, 门开着就行了. 如果我们早上来说个再见, 那更是十分的Nice. 我们笑着结了帐.
第二天一早, tony握手道边后, 火速赶往库克雪山, 因为听说Twizel去女王镇的路非常难开, 我可不想到天黑还在山路上转悠. 轻装上阵, 3个人不紧不慢地顺着路牌的指示开始爬, 后来从山上往下看才知道从村子出发的路去的是附近的两座3100米左右的山, 山上几乎没有雪. 3764米的库克山要在不到村子的一个路牌: Hooker Valley的路口进去, 开到停车场, 再往里走. 我们还带来了一本图书馆借的书: The Rough Guide of New Zealand, 只有这本书里有库克山附近区域的简易地图, 可惜之前没有好好研究. , 只有下次来新西兰再爬库克山啦!
由于丈母娘年事已高, 更由于老婆老是停下来照相, 丈母娘一看她停下来, 也赶紧停下休息... 爬上半山腰已是近4个小时. 我问了一个下山的背包客, 还有两个小时的路程才到山顶, 我都快绝望了. 因为计划是1点就下山赶路呀, 只有一个小时啦. 幸好老婆她们累了, 决定先下山等我, 我立刻抛弃一切行李包括水, 只拿了相机, 然后施展十二成轻功, 向山顶飞一样跑去. 这个山路不同于以前爬过的任何山路, 坡度几乎有75, 一般人得手脚并用才行, 往下看, 后面的人都几乎被你踩在脚下. 有三分之二的路好歹还有木板竖插进地上, 防止土石崩塌, 同时也兜成一个阶梯, 但一级阶梯非常高, 丈母娘爬每一级都很困难. 我就用脚尖在木板上蜻蜓点水一样, 一跳一跳, 绝不停留. 但越往上路越险, 而且阶梯越来越少, 只有大石头上凿出的小坑, 而且石头斜向一边的万丈深渊, 一个打滑, 俺们就真成了飞龙啦! 会一直飞到山脚下. 奔了半个小时, 到了第一个景点, 是看雪山的观景台, 旁边有两个很小的雪水积成的池子. 我又问了一个下山的人, 他说到山顶还得一个半小时. 我一看表, 我只剩下半个小时啦, 不然就要冒开夜车和旅馆关门的危险. 照了几张雪山, 我下定决心, 不到山顶也得抓一把雪山的冰看看. 从这里开始, 再也没有路啦, 往山顶只有每隔200米左右插一个橙黄色的箭头标志, 意味着那里的路稍微好走一点, 我发挥出全身解数, 也不顾什么危险啦, 虽然汗流浃背也没法休息, 手脚并用, 不过只有一只手, 另一只拿着相机呢, 相机的带子在墨尔本机场突然断了, 只能用手拿着... 爬到3000米左右, 都能看到山头了, 已经过了一点十分, 而我知道, 看得到山头和爬到那里完全是两码事, 按我现在的体力可能还要40多分钟才行. 而且这里的路况更加恐怖, 到处是那种如刀劈斧凿的石块, 是从山上崩落的, 散乱的堆积成斜坡, 根本没有路和路标了, 这些石头必须踩实了才能走, 不知道哪块是松动的. 一旦踩到松的石头拌一跤, 这些锋利的石块可不是玩的. 更何况石头越来越大, 会滑到石缝里把腿脚卡住. 我也担心山上随时可能有石头突然崩落下来. 正在犹豫, 突然看到前面乱石当中, 出现了一大片冰雪! 我终于能抓一把雪啦! 我小心的翻过乱石爬到雪的旁边, 抓了把看看, 是很多小米大小的冰珠子组成的, 而不是我们见过的鹅毛一样的雪. 照了张<在我的手中> 我就往回赶了.
我的计划是3点开车, 到女王镇要45个小时, 这样9点天黑店关之前可以安全到. 大家可以知道, 上山容易下山难哪, 我的腿脚已经很酸痛了, 下山却更加惊险. 很多地方只能坐到石头上溜下去. 有时要从两三米高的地方准确无误地跳到另一个石块上. 走到一处需要翻过一块巨石的地方, 遇到一个亚洲女孩, 不知道是不是日本人, 在探头探脑, 因为没有阶梯了, 她不记得该从哪里走, 到处都是深渊. 我引她过了石头, 本来还应该帮她再溜下另一处险关, 不过俺可没时间啦, 由于到了有阶梯的地方, 又可以施展梅花桩的功夫啦, 我马不停蹄地就继续赶路了. 终于到了山脚, 还要走将近一公里平路回停车场, 这才发现腿软的厉害, 直打颤. 我竟然用了一个半小时回到了车上. 而老婆她们还没到呢, 我这个悔呀! 早知道再往上爬爬啦! 又等了好一会她们终于出现, 原来找不到车在哪啦, 干脆在附近逛了逛商店... 我气得七窍生烟. 由于腿脚发软, 强令由老婆开车.
和后来去的地方比起来, 我们还是最喜欢库克雪山, 这里山水环绕, 风景不象是凡尘中所能有的. 魔戒第一集中, 甘道夫试图带领队伍从雪山中穿过, 而白袍萨鲁曼做法用闪电引起雪崩封住他们的道路, 就是在这里拍摄的. 所以大家还是不要急着去 miltford sound, 在库克雪山多停留几天, 好歹爬到冰川旁边再回头. 据说要爬上山顶要好几天, 因为到了雪山上就没法像我那样急行了, 必须配备 crampon 冰爪和冰镐, 穿上厚厚的衣服, 带上雪镜. 俺们至今还在后悔, 赌咒发誓要再向库克行啊! 有朝一日爬上库克雪山, 那个成就感一生都不会忘记的.

评论

此博客中的热门博文

芳杜若 美文集 (转帖)

芳杜若 美文集 很喜欢芳杜若的美文, 不忍让她沉没在时光的灰尘里, 所以收集了. 我的青春小鸟一样不回来 千百万年都不过只是短短一瞬, 而人还想去求得什么永恒, 人的可悲之处就在于他是一种时间性 他所有的生命形态, 无论是绚烂的还是平淡的, 是喜悦的还是悲哀的, 都必须依托于时间来加以展现. 这一根本特性反映在人的一种重要的心理现象上, 它就是记忆. 我们的器官、组织、神经, 只要经过了一些事情, 受过了一定的震荡, 它的痕迹就保留了下来——或许其他事物也有这个特点, 可人不一样的是, 我们会不断回头去抚摩、回味、咏叹这些痕迹, 不断地改变它初始的形态, 在时间的流逝中不断重新为它定义和赋值. 也许到后来, 我们已经不再记得事实上的真实, 甚至否认事实的真实——可是这又有什么关系呢? 意义才是我们生活的内容, 事实只有通过它蕴涵的意义真正与人相关. 人生在世的悲凉之处却也在此呈现了. 时间的液体中, 那些过去的永不再来的情怀、故事在慢慢显影, 从轮廓, 到细节, 到经受过的一点一点的心动、伤悲、琐屑、轻狂, 又重新展现在我们的眼下, 而此时, 它已不再是我们生命中的存在了——我们不能再回复它、改变它, 它从我们体内剥离开来, 成为了一个与我们行动无关的客体, 熟悉又陌生, 遥远又真切. 我们看着它, 像在电影院里看一场电影, 空阔的银幕上, 上演着亦己亦他的伤悲. 于是感动, 于是痛哭. 像一个小小的孩子, 哭他昨日游戏时失去的一颗弹珠. 只有书写、不断地书写. 杜拉斯是不是说过, 写作是她痛哭的一种方式? 在重新凝视、表达中, 纷乱的心绪由于得以赋形而沉静. 人类创造的艺术符号, 哪里是为了记录? 分明是要把这孤独惶恐的心灵, 安顿在与宇宙秩序同构的家园中. 此时在窗前, 望得见北外校园里那些高大的杨树, 春天就在几天之内来临. 杨花漫天飞舞, 这么轻柔而温暖的雪. 我看见那个女孩, 十九岁, 穿着红色的衣裳, 背着行李单身旅行. 那是北京的酷夏, 女孩睁着圆圆的眼睛, 长不大的样子, 却盛了满满一心的快乐和梦想. 她骑着一部破单车, 在北京的城根下疾驰, 打着响亮的口哨. 那时, 她还没学会惧怕阳光和炎热. 她挑着月圆的日子来到了河北昌黎, 平生第一次看到了海, 月光下的海, 看见狂风中海水像银子一般从天空中泼洒下来. 她睡在海边的树林里, 因为海水涨潮...

飞龙游记: 游戏人间, 新的开始!

飞龙游记: 写写心情故事, 不要吐哦, 呵呵!~~~老早就想环游世界, 现在澳洲是第一站, 虽然到现在为止混的还不咋样, 但是这个念头是不能打消地! 新西兰算第二站! 俺准备有空重写新西兰游记, 一定要写到自己满意为止!!!

飞龙游记: 关于爱情

把我写的片断摘到这里, (不过要是论坛当掉的话, 数据不会丢失吧!?) 以后给老婆看, 她说喜欢看我写的东东...以后blog攒得多了, 搞不好出个飞龙散文集什么的, 嘿嘿!~~~ 爱情象一盆花草, 每天都要浇水施肥好好呵护, 它就会郁郁葱葱, 开花结果... 大多数人只想买一束花, 插在花瓶里, 枯萎了就扔掉. 只有爱养花的人才知道, 每天平凡的生活都不平凡, 那是你和她(他)一生相守的时光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热恋过后常发生争执甚至分手的原因往往是双方开始计算谁爱谁多一些, 谁付出得更多而开始渴求更多回报, 而自己往往无意识地想控制对方, 或者想改造对方让他更听话更完美. 而每个人都不想轻易改变的. 只有经常反省自己, 想想你要求对方的, 凭良心来说自己能不能做到? 对方犯了你觉得不可饶恕的错误, 退一步想想是否真的那么不可原谅? 你自己是不是也有可能不小心这样做? 宽容, 是磨合的唯一道路. 还记得我说过的吗? "爱有什么不能原谅呢?" 我会把这句话送给每个我遇到的在热恋中的人, 因为他们到时候可能自己并不能明白, 往往把美丽的爱情变成尴尬收场. 等两个人磨合之后, 学会互相体谅互相爱护之后, 每天的生活都象一杯香茶, 清淡但是甜蜜, 即使有苦涩也会有回甘. 好好维持这样的感觉, 才是爱情真正的境界, 才是真爱的感觉. 天长地久的爱情, 对只爱自己的人, 是没有的. 能够享受爱情滋味的幸运者, 其实付出了很多代价.没有付出, 就得不到. 没有耕耘, 就没有收获. 没有真心爱过, 就不会知道被爱的感觉, 即使有人真的爱你, 你也无法体会. 这些都是大家都知道的浅显道理, 只是很少有人真正明白. 真正的爱情, 不是碰到的, 是付出多少艰辛努力种出来的! 你也许足够幸运能碰到发芽的种子, 但大多数人都错过了, 任其枯萎凋零. 所谓禅机, 其实就是真正领悟到极乐世界其实就在自己身边, 永恒的快乐其实就是每时每刻的现在, 平凡的生活其实不平凡, 眼睛看到的世界并不是心能感受到的世界, 心中的宇宙更加广阔, 浩翰无边. 所谓空, 并不是世人传讹的虚空, 万念俱灰的颓废, 而是抛弃对欲望的执著, 发现在平凡世界里的点点美丽, 知足而常乐. 在商场里看到耍赖拖着父母要玩具的小孩子, 你是不是觉得可笑? 塑料玩具对孩子, 就象出人头地.地位财富对现实中的大多...